南通地区目前长江边有狼山、军山等五座小山,但历史上并非如此。摩诃山就是南通古城如皋历史上唯一的石头山。翻开各种和如皋有关的史册典籍,能找到不少关于此山的记载。
摩诃山,又名磨河山、蛤蟆山、段山。北宋《太平寰宇记》载:“宋初,如皋县境在摩诃山南。”这是目前可以见到的关于摩诃山的最早记载,明确表明了摩诃山最初位于长江北岸,是古如皋城的南境。
南宋后,因为长江改道,如皋南境受降水侵蚀加剧,摩诃山竟坍入江中,成为江中孤岛,“点黛浮青,入望缥缈”。南宋祝穆《方舆胜览》载,当时摩诃山已“在扬子江中流”。
清道光年间的《崇川咫闻录》载:“摩诃山在如皋县南一百二十里大江中……旧志山初连北岸,距石庄二十里,自永乐后,田没入江,嘉靖间日益漱啮,浮螺一屿,已距六十里矣。山下沙洲为江阴、靖江二县人所据,已连苏州至常熟,反与如皋隔绝,实则县南界也。”
再后来,摩诃山南的水道慢慢淤塞,至上世纪二十年代完全与南岸连城一片。
沧海桑田,本来地处江北的摩诃山,竟“搬家”到了江南,令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伟力。
如皋地处平原,一马平川,虽然多种县志中记载有三台山、碧霞山、观音山、土山等山,但究其实质,斗不过是一些高达的土丘而已,唯一可称道的石山,就是摩诃山。
历代文人墨客都对摩诃山赞美有加,有关它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。
明嘉靖年间的诗人丁鹏有《等摩诃山望江》诗云:“驱马悠悠上野山,山僧迎我过禅关。窗间波浪暗飞雪,槛外烟云晓结鬟。潮吼恐惊鼋窟宅,沙浮不受水潺湲。海门东区戈船集,多少殷忧举眼间。”
明代诸生吴世式《摩诃山》诗写道:“秀隐摩诃绝点埃,东皋屏蔽重徘徊。一天海色山河在,万顷涛声影自来。”
从这些优美的诗句中,我们不难读出摩诃山曾经的绮丽。从小生活在摩诃山脚下的居民回忆,摩诃山高度约30多米,山石嶙峋,有洞穴,从北侧陡峭洞道和西侧平缓坡道可通往山顶,外形极像一条游向大海的大鲸鱼,头东尾西,俗称蛤蟆山也是根据外形而来。
漫长的历史上,摩诃山作为如皋南面的屏障,在军事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。明朝时,倭寇多次侵扰我国沿海地区,摩诃山是长江下游的重要屏障、江防要地。明清鼎革时,郑成功率军入长江口,“攻京口(今镇江),登摩诃山,占石庄。”石庄是如皋下辖的一座古镇。
如今,摩诃山故址处是一颇显开阔的湖塘。湖塘形态原始,岸边无大树,依稀有一些枯黄的芦苇,颇为萧瑟。遥想当年,这湖面之上,曾矗立着美丽的摩诃山。如今山虽不见,这一汪碧水,倒也能引发怀古之幽思。
沿着湖塘北岸一路漫行,因为被填土,越往东,湖面变得越小,一道由北岸伸出的狭长土墩竟是石质的。经仔细观察,确认他就是原来根植于地下的摩诃山山石。相对于主山而言,此石地处偏僻,且地势低矮,所谓“不显山露水”,因而得以幸存。
窥一石而见全山,有着亿万年历史的摩诃山,总算还有山石存世。
摩诃山不只承载了如皋、张家港两地悠久而厚重的人文历史,它也是长江入海口水道演变历史的生动见证,其在地理学与历史文化中的意义显而易见。若是能保护好山石遗存,并在此建一处遗址公园,以留住两地共有的历史记忆,将会是意见很有意义的事情。
本文转载自《新华日报》2019年4月12日《人文周刊》版面
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,如有侵权,可 联系站长 作删除处理。